1. <u id="hcv0w"><small id="hcv0w"></small></u>

      <var id="hcv0w"><track id="hcv0w"></track></var>

        <source id="hcv0w"></source>

            <u id="hcv0w"><sub id="hcv0w"></sub></u>
            歡迎訪問山西華興科軟有限公司
            客服電話:0351-2166579

            問山西華興科軟有限公司

            暫時沒有內容
            教育資訊

            教育資訊
            當前位置:暫時沒有內容

            教育部職成司教學處副處長邱懿:構建五個機制,放大產教融合效能

            文章來源:發表時間:2024年6月12日

            近日,首個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024年度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共同體運行一年來,依托特有的行業產業優勢,在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上探索建立起五個機制,不斷放大產教融合效能,有效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

            依托共同體體系優勢

            構建專業布局動態匹配產業結構調整運行機制

            針對行業發展中的崗位能力要求不斷迭代所形成的用工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不匹配的問題,共同體內成員單位一起開展專業論證,在《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新增補了高速動車組制造與維護、城軌車輛制造與維護2個新專業。全面分析先進軌道交通裝備104個工種與對應專業,梳理出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急需緊缺的20余個關鍵專業,覆蓋鐵路貨車、機車、客車、空軌等典型場景和試制試驗、生產制造、維保服務、應急演練等典型運用場景,統籌協調八省八地開展建設,以“專業目錄動態調整+重點專業支持建設”全面支撐行業企業發展。

            針對企業不清楚從哪里找到合適的員工、學校不清楚培養的學生如何獲取高質量就業崗位信息的問題,共同體搭建供需平臺,既發布近百家子公司的人才需求清單,也發布學校專業布點情況,幫助企業有效摸清教情,幫助學生提前適應企情。共同體成立前,由于熟練電焊工培養耗材成本高、師資要求高,學校顧慮成本和就業問題,造成了上下游需求的“腸梗阻”。供需平臺搭建起來后,學校敢于開設高成本專業,企業能夠招到不需要培訓就能上崗的人才,教育系統與產業系統不斷耦合協調發展初見雛形。

            依托共同體產業優勢

            構建校企課程聯合開發機制和聯編教材機制

            共同體轉變了學校僅遵循教育標準而忽視行業要求的教育實踐偏差,推動行業標準真正成為職業教育標準。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堅持企業生產實際標準,并按照崗位需求修制訂人培方案,校企協同教研確定“教什么”,創新設計確定“為誰教”,規范要求確定“怎么教”。推動訂單培養,校企聯合開發課程,接受培養的學生入職即成為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技術骨干。同時,搭建行業導師庫,完善薪酬管理體系,院校據課時、崗位、項目向企業導師支付工作報酬,企業將員工在院校兼職收入納入員工薪酬管理體系。

            針對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缺乏企業人員參與”和“發布即過時”的問題,共同體開展了產教融合型教材和數字化教材建設。通過對接最新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崗位標準、人才標準,融合生產現場實際和行業企業新技術等要求,有效嵌入生產現場資源,建成專業基礎知識相對固定,具體案例以活頁、工作手冊或電子資源形式呈現的教材,既保障了教材的基本規范和出版要求,又豐富了教育數字化應用場景,為教材建設中所面臨的開發出版與實踐脫節的問題提供有益解決思路。

            依托共同體師資優勢

            構建行業導師進校薪酬保障機制

            針對教師產業經驗缺乏、老化的問題,一方面,從企業直接聘請成熟的技術能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線崗位技術人員擔任全職、兼職教師。組建6000余名集團級專家和大國工匠人才庫,首批400余名專家已參與教學,兼任產業教授。引進企業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在218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站中讓學生直接感受新技術,建立當前學習與未來工作之間的直接聯系和期待。另一方面,建立校企雙向流動“旋轉門”制度。管理人員從學校到集團總部、從學校到子企業、從國家部委到學校,不同的“旋轉”帶來不同的管理思路,專業教師到企業生產一線實踐,不同的“流動”帶來最新技術。教師利用寒暑假定期開展企業實習,集團支持子公司按照不低于崗位總量的2%設立實習崗位。目前,與企業共同開展的車體焊接、牽引電機轉軸加工等工藝改進,成為服務生產一線、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走出實驗室到產業一線的“一步之遙”。

            依托共同體平臺優勢

            構建學校隨企業“出?!惫ぷ鳈C制

            共同體較好地整合了產業與教育資源、國內國外兩個場域資源優勢,顯著增強了單一主體“出?!钡目癸L險能力,成為中國鐵路產業和中國職教聯合“出?!钡摹胺€定器”。聚焦“出?!表椖總戎剡\維保障等的實際需求和特點,開發了“走出去”工作指引;考慮到國際學生在職業技能學習中的語言障礙,開發了國際課堂,實現職業院校教師用中文授課,通過同聲翻譯技術同步翻譯為多國家、多語種語言,培養“精通中國裝備”的本土員工。

            依托共同體研究優勢

            構建校企協同攻關工作機制

            “教育辦得好不好,要看溢出效應和外部效應”。共同體內有11個國家級研究機構、2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18個海外研發中心,可以支持企業和院校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協同技能攻關。通過將典型應用場景、經典案例在共同體內“高鐵工匠學院”平臺匯集,及時轉化為培訓資源,構建研發、制造、供應鏈、運營等模塊培訓課程,來提升一線技術員素質和企業人力資源質量,幫助企業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將解決問題攻關的末梢延伸至高鐵制造最前端。

            共同體運行一年來,參與的職業院校普遍感到步履更堅實、底氣更足,參與的企業在完成人才戰略儲備、縮短用工培訓周期上也普遍獲益感明顯。如何進一步用好共同體這一平臺,還需深入剖析雙方需求,將行業發展、產業轉型、區域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以“急需緊缺崗位人才需求滿足”的點上突破,撬動“人才崗位能力持續匹配”的面上實踐,實現“校企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運行保障。特別是要針對軌道交通行業點多面廣的特點,前瞻性地開展如何通過產業鏈和專業鏈的耦合來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研究。

            產教融合從工學交替、訂單培養、集團化辦學等形式一路走來,一直在不斷探索有效形式,共同體作為影響力最大、覆蓋面最廣、制度探索最為深入的一次實踐,未來要實現自我良性運行,從“開工”到“開通”,必須切實讓共同體成員有源源不斷的“獲得感”,進一步加強整體協同、專業協同、區域協同,這個過程既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將實踐上升為辦法、辦法總結凝練為制度,也需要在開放運行中賦予共同體更生動的實踐內涵。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侵刪

            Copyright ? 山西華興科軟有限公司 晉ICP備05002232號
            聯系電話:0351-5288195
            公司地址:太原市小店區平陽南路102號盛錦國際B座6層
                 太原市晉陽街170號匯鏹磁材5層
            亚洲精品小视频,日日精品,国产免看一级a一片成人AV,国产一卡二卡在线

            1. <u id="hcv0w"><small id="hcv0w"></small></u>

                <var id="hcv0w"><track id="hcv0w"></track></var>

                  <source id="hcv0w"></source>

                      <u id="hcv0w"><sub id="hcv0w"></sub></u>